口罩復活法 陳醫師嘮叨篇 2020/2/4 23:45 台北
- 外科口罩的用途:阻斷群體間的飛沫傳染
- 民眾印象:
在民眾的心目中,它彷彿是淹水時候的救生圈,金鐘罩,甚至幾乎是免死金牌,沒有口罩,彷彿失去了生存的權利,看到有口罩的人,心中有一種被遺棄的惶恐,2003年SARS一役,我體驗過這種感受,加上各地傳來的確診數逐日上升,撤僑飛機的畫面,讓大家產生恐懼感,紛紛出來搶購口罩 - 轉念:
最近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口罩是可以復活再用的,新的補充到手前,千萬不可以把舊的丟掉
口罩復活法,雖然是一個不得已的做法,也確實是可靠可用的口罩,用在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绰绰有餘,甚至基層醫療單位,看門診的醫護人員,也可以用來撐一陣子 - 我再詳細的說明一下口罩復活的原則三個項目:
1. 口沫:只要充分的乾燥,自己個人續用的,Ok
2. 病毒:這次使用口罩的目的是病毒,所有病毒,經過充分乾燥72小時,不必其他任何操作,一定死掉
3. 黴菌:白話文就是發霉的意思,使用紫外線或充分的乾燥,都可以殺掉黴菌 - 關於細菌:口罩本身都沒有滅菌,復活口罩不必強求滅菌
在這個原則下,一般民眾有辦法達成這些原則,都可以,如果沒有任何資源,單純自己續用,只要充分的乾燥,就可以了。
乾燥的原則,不在於高溫,重點在時間夠長,最好超過72小時,病毒一定死光光。
但假如你僅剩一個口罩,乾燥達到8小時,也勉強堪用了,我們只需要用來阻斷飛沫而已。
其他口罩復活法
網友提出一些五花八門的口罩復活法,代表大家能用多元化的思考,來面對挑戰,這是好現象,以下是個人意見,供参考:
1. 酒精—酒精噴霧的顆粒不能完全覆蓋罩面,必須要整片浸入酒精當中,但這樣會破壞防水層以及中間的纖維,千萬不可,台大醫院李秉穎教授也有相同說明
2. 微波爐—微波只能夠加熱水分子,而且口罩含有金屬條,不適合
3. 烘焙類、烤箱類—可以充份的乾燥,但持續的高溫,有可能產生危險,不建議
4. 吹風機—乾燥功能的部分是ok的,但一定要用手拿著來操作,還蠻麻煩的,不過他可以迅速的把口罩乾燥,也有部分的功能
5. 水蒸氣類—對紙造的東西,完全不適合,也違反乾燥原則
6. 烘碗機—有些烘碗機紫外線跟烘乾熱風連動,ok的,時間不要太長
感謝大家的意見,這裡算統一回答
在這個紛擾的時候,該吃的時候吃,該睡就睡,該上班就上班,維持日常生活的步調
這群病毒行彿是來考驗人類社會的,現在我們遇上了,要鎮定有序地面對,一定pass的
我相信我可以,大家也可以,全體人類都可以
請問奧可用用臭氧去殺菌再重用嗎?
讚讚
不用殺菌,
新口罩也沒有滅菌
要顧慮的是自己的口沫
其次是
(或許沾到的)病毒和黴菌
讚讚
陳醫師您好
小的有一點想做請教
病毒被歸類在無生物以及生物之間
就我的見解
只要離開活體就不會呈現生物反應
那何來死掉一說?
病毒本身的RNA會在這三天自己崩壞嗎?
不然吸入體內不是一樣會產生病變?
讚讚
你的說法頗為正確,
病毒離開人體細胞,一定時間內(通常不超過2小時,各品種略有差異),會失去複製能力,人再接觸到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目前檢查病毒的方法都是用DNA,只能檢出,不能確認有沒有生命力
以流感病毒為例,假如家裡的人有流感,那麼它的飛沫附著在衣服上,全家衣服一起洗也不會互相感染,真的不必那麼害怕
讚讚
沒有看到實驗數據證明紫外線會破壞口罩的結構,依然是在電視媒體上看到有批評的報導。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