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大」的器官是甚麼?答案是皮膚,它不光是面積大、淨重量也是最重,這也難怪皮膚科成為台灣目前最夯的科別。性行為是「肌膚之親」,當兩情相悅時,身體上每一吋皮膚的接觸都是十分美好的,所以它也是廣義的性器官,原則上每一吋皮膚對HPV來講都是「目標區」,應該全部皮膚對一百多種的HPV來說都是機會均等的,但是事實上卻是「不均等」的,通常衣服沒有覆蓋的區域極罕見菜花的發生,卻常常發現HPV第二型造成尋常疣,那是像芝麻大小的小贅肉,臉部手部很常見,它們的生長速度極為緩慢,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好像都差不多,變化不大。菜花在理論上也是可以長在臉部的,但實際上尚未聽聞過臉上菜花的病例。也許這是不同品種HPV的生物習性不一樣,也有可許是皮膚細胞品質不同(尤其是細胞的脂肪酸含量不同),更或許只是環境(溫度與濕度)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皮膚上不同的區域好發的HPV品種不同,男女性體質差異頗大,所以男女性好發的HPV品種也是略有差異的,單就器官構造來看,女性的陰道是內凹的,男性的性器官是外凸的,「環境」差異很大,倘若固定伴侶同時接觸到同一批HPV,同時感染,女性發病(長出菜花)的機會較高,男性維持在帶原(有病毒沒有長出菜花)的機會遠比女性來得高,這單純是體質上的差異,有時卻可能讓伴侶互相猜疑,甚至吵架反目。女性陰道和外陰部比較容易「發病」,除了上述「內凹」因素外,還有兩個重要條件,造成「一發不可收拾」。首先是女性賀爾蒙,女性體內女性賀爾蒙高,又有週期變化,假如細心觀察,同一女性同一菜花,在月經的「下半場」,即時排卵後到月經來臨前,菜花會長得特別快和特別明顯,另外如果遇到懷孕,菜花真的會長得「滿坑滿谷」,這都是女性賀爾蒙對HPV的影響。第三個因素是陰道黴菌感染,台灣地區因為高溫朝濕,所以整個地區充滿各種各樣的黴菌,女性的陰道也是高溫(體溫三十七度)潮濕(子宮頸分泌物),念珠菌(CANDIDA)感染很普遍,很容易「消耗」掉局部的免疫力量,所以更容易讓HPV「坐大」,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必悲觀,還是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