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們提及一個案例,年青的夫妻同時於九十七年五月打完三劑的HPV四價疫苗,男的在最近一個月發現生殖器上再度出現菜花,經HPV的DNA檢驗確定是第6型,病毒量達每十萬份之一西西含一萬隻HPV,這算是一般常見菜花病例的平均感染量,是一個典型的復發病例,太太經過檢查證實並無HPV感染。這個案例比較「含糊」的地方是究竟在施打HPV疫苗前身體內還有沒有HPV病毒,假如當時體內已經完全沒有病毒,現在有新的菜花,那就表示四價疫苗對這位先生是完全沒有保護力量,假如當年他只是菜花被清掉,但體內還殘存著HPV病毒,那就表示四價疫苗是無法「治療」HPV的現行感染。兩種狀況的臨床意義很不一樣,可惜當年施打疫苗的醫師並沒有「按章工作」,原來按照原廠的指引,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可以直接施打疫苗,有過性經觸的最好先做HPV的DNA檢測和抽血驗抗HPV免疫球蛋白,這兩項檢驗,前者台灣已經有能力檢測,而且行之有年,後者尚未有臨床服務,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純化的6型、 11型、 16型和 18型的病毒殼蛋白,沒有抗原就無法測定抗體。從上述案例可以充份證明「疫苗不能治療現行感染」這個概念的真實性。
也許心思縝密的讀者們早已發現我們的題目加入了女性這個元素,女性是多種常見性病的「受害者」。本來疾病是不限性別,病毒不會有憐香惜玉之心,也沒有鋤強扶弱之意,感染症的發病與發展,完全遵守大自然的汰弱留強的無情法則,不過身為人類,面對疾病除了肉體的磨煉外,還有心靈的反應,面對HPV和菜花,男女的確是有些差異的,女性的表現通常是「先弱後強」與「先苦後甜」,通常是剛聽聞感染菜花時有很強烈的反應,心理上是完全不能接受,行為上甚至到達「要死要活」的程度,真是既「弱」且「苦」,但是經過耐心的引導,讓她們明白菜花是可以根治的毛病,之後女性會變得很「堅忍不拔」,能夠堅持完成整個療程,所以決心是「強」的,結果則是「甜」,其實真讓人由衷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