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

黴菌感染 之 吉卜賽與在地人

黴菌與人類,真是亦敵亦友,息息相關。它們是吃有機物質,排出二氧化碳、水、氮,是大自然清道夫、物質循環再造的功臣。對人類生活而言,黴菌大多數是有正面貢獻,例如酵母菌是製造麵包、啤酒、醬油、豆腐乳、乳酪等的重要材料。現代基因工程更能利用酵母菌作為工具,製造出胰島素、生長激素、肝炎疫苗等,對現代醫療,真是功德無量。當然也有許多黴菌,對人類生活而言,是負面影響的,有些品種,因為菌絲生長進入有機物質,就像植物的根一樣,會隨時分泌各種物質,好打開通道,這些物質,大多帶有「腐蝕」有機物質的作用,多數對人體是有害的,例如野外蕈類,許多是有毒的,甚至是致命的。在台灣的花生,有些感染了黃鞠,它們會分泌黃鞠毒素,那是強力的致肝癌物質。也有些菌分泌的毒素,對人類有重大的貢獻,那就是能夠殺滅細菌的「抗生素」,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發現的盤尼西林,就是一種「青黴素」,抗生素的發現,是現代醫學發展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所以大致上黴菌對人類是功大於過的。

大多數的黴菌有兩種生存狀態。第一、酵母狀(YEAST FORM),是單細胞的狀態,有點像植物界裡的種子,像沒有結婚的王老五,一人吃飽,就是全家吃飽,又像吉卜賽人,能到處流浪,比較能應付各種不利環境,及隨遇而安。第二、菌絲狀(MYCELIUM FORM),有點像植物界裡的種子,找到了「好所在」,就落地生根,變成正港「在地人」,單細胞不斷發芽,同時開始一個疊一個,變成長長的菌絲,有些品種的菌絲,分工精細,還會有幾分神似植物的根莖葉咧,例如金針菇就是。有些品種的菌絲,長得亂亂的像一堆毛線,如毛氈般舖在陰暗的土石上,再跟一些藻類互相擁抱,成為共生狀態,這就是詩人筆下「秋風庭院癬侵階」的浪漫植物:苔癬。菌絲就是黴菌的開枝散葉的發展期。不管是吉卜賽或是在地人,都是黴菌的可能生存狀態。

環境與空氣中,充斥著各種卜黴菌的孢子(吉卜賽黴菌),隨時經飲食進入胃腸,經呼吸進入肺部,在正常狀況下,人體這些部位充滿了與人體共生互利的「益菌」,會壓抑黴菌的生長,偶而有些黴菌的單細胞往淋巴系統流竄,馬上被人體免疫系統「解決」,但是如果病人長期臥病在床,或因癌症而接受各種深切治療,或其他的嚴重疾病,免疫系統受創甚深。為了解決病人到處發生的細菌感染,醫師必須使用大量的抗生素,這樣同時會把體內的「益菌」們一併殺死,於是肺部及胃腸的「吉卜賽黴菌」趁勢而起,恣無忌憚發展,甚至經淋巴系統入血液循環,做成全身感染,病況走到這一步時,十分「不妙」,十分「嚴峻」。全身流竄的「吉卜賽黴菌」,隨時會找到「好所在」,就安定下來,長出菌絲,變成在地人。在泌尿系統器官中,腎臟及膀胱是最容易受害的部位,黴菌入侵,長出的菌絲互相交織,有可能大到像打毛線的毛線球一樣,有些病例已無法單用藥物來解決,必須要配合器官內藥物灌注,甚至要開刀切除,無論甚麼方法,到這個地步,頗難「全身而退」,如果病人體質太弱,黴菌感染就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絕對不可輕視。

全身性黴菌感染是如此的凶險,相對地身體表面皮膚各處,卻常有各種「在地」的黴菌感染,十分普遍,甚至經性行為傳染,但是通常不會威脅健康,詳情下回分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