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發生全身性黴菌感染,是一個十分凶險的局面,還好那是很少發生的,但是人體表皮發生局部性黴菌感染,卻是一個十分稀鬆平常的事,而且那是很普遍地發生的,甚至有些人感染了一段時日,還不自知哩!
黴菌的生存,需要含碳的有機物質作食物,怕陽光,最好能遠離免疫系統。女性的陰道及男性的包皮,正符合了這些黴菌感染的條件。日常生活環境中,有千百種黴菌,理論上都是可以造成感染的,但是在臨床的發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陰道黴菌感染,都是「念珠菌」,這個黴菌所造成的,搞定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就能搞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陰道黴菌感染。
念珠菌是一種典型的黴菌,有雙重的生命型態,視環境狀況的變遷,隨時隨地的互換。一、單細胞的酵母菌狀:這是代表像種籽的預備狀態,當然它們還是有單細胞繁殖的能力,可以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但是在這個狀態下的黴菌,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二、多細胞連結的菌絲狀:就好比種籽的萌芽,茁壯,開枝散葉的發展狀態,菌絲不斷地滋長及延長,有些斷裂了,又成了新的菌株體,好像植物的剪枝、分盆,又像某些動物的斷肢再生。這時候,菌絲的「根」,常常侵犯陰道表皮細胞,引起症狀。
成年婦女容易發生念珠菌陰道炎,原因有四。一、生活環境中有許多黴菌的孢子,尤其是台灣地區,高溫又潮濕,問題十分嚴重。二、性行為的進出動作,會把環境中、衣服裡、及皮膚上的黴菌,推進陰道深處。三、成年婦女生理上受賀爾蒙的調控,子宮頸常常有分泌物,使陰道常常處於潮濕的狀態,而且賀爾蒙令陰道表皮細胞富含肝醣(GLYCOGEN),是黴菌的食物源。四、免疫系統鞭長莫及,通常免疫系統最好的地方,是血液循環達到的地方,微血管以外的皮下組織,就比較薄弱了,一般皮膚表面,就沒有任何免疫力。陰道表皮屬於粘膜組織,平常是免疫球蛋白IgA,作為防禦工具,效果是差強人意,因為對付黴菌,主要是靠細胞免疫,所以黴菌稍多,就沒法度了。
那些條件下,比較會發生念珠菌陰道炎?一、個人衛生不夠,許多女生不敢自己親手用肥皂,去清洗自己的性器官,尤其是流汗多的女性,大、小陰唇間,常積著厚厚的分泌物,成為黴菌的溫床。二、個人衛生過當,有些人卻是清洗過度,甚至使用陰道內消毒沖洗,殺死陰道內的「益菌」,打破生態平衡,讓黴菌坐大。三、社會風氣趨向開放,初次性行為年齡下降,性伴侶數目增加,黴菌感染機會大增。四、賀爾蒙影響,懷孕或長期服用避孕藥者,容易黴菌感染。五、長期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佳,容易感染。六、長期使用抗生素者,改變體內細菌的生態,容易感染。
念珠菌陰道炎的症狀:一、白色乳酪狀分泌物,那是念珠菌的菌絲。二、陰道搔癢感,是念珠菌造成的局部過敏反應。這時候如果有性行為,會把念珠菌傳播到男性的性器官上,尤其是冠狀溝附近,如果「他」是有包皮過長,局部高溫及潮濕,就很可能成功感染,成為念珠菌包皮炎,症狀是有白色綿絮狀堆積物,以及局部搔癢感。這類感染屬於性病,而且會乒乓感染,必須治療。男性一般使用口服藥加上局部藥膏,女性用口服藥,如果情況嚴重則可加陰道栓劑。
局部黴菌感染,雖然是很讓人煩惱,但不會造成甚麼大禍,只要保持生活正常,身心平衡,有病求醫,問題必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