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本來是在探討尿路感染的課題,到了尾段進入預防尿路感染的撇步「飲水運動吃果子」,從吃果子進入維他命C和E對泌尿系統的保健角色,不經意地話題轉進了養生系列,第一個介紹的是目前最夯的茄紅素,它是由四十個碳原子加上五十六個氫原子組成的一個長條鋸齒狀大分子,茄紅素之後是貝塔胡蘿蔔素,它很「恰巧」也是由四十個碳加上五十六個氫原子組成,大自然真奇妙,完全相同份量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就成為不一樣的東西,它就像是把一條長長的茄紅素,頭尾兩端用火來燒一燒,各自灼成一個六角型的碳氫環,活像一個健身用的啞鈴。大家都描述貝塔胡蘿蔔素是維他命A的前身(PROVITAMIN A),因為它在人體內是很輕易地變身的,讓人有一個錯誤印象,以為兩者分子差別不大,事實上兩者差別很大,我們可以想像一個貝塔胡蘿蔔素「啞鈴」,被人用鋸子從手柄中間鋸斷成兩半,在其中一半的鋸開口處接上一個羥基(一個氫氧基--OH),成為一個維他命A分子,大家請注意那是細微的變化,不經意地加入一個氧原子,使得維他命A脫離了「純碳氫化合物」的團體,成為另一個新而獨立的族群,小小一個氧,讓維他命A「性情大變」,不再是以前的「清純」,變身一下活潑可愛的小辣妹。貝塔胡蘿蔔的「清純」和毫無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地多吃無妨,但是維他命A是多姿多彩的小辣妹,數量少是「不夠的」,數量「恰恰好」的時候真是大家都高興,可是數量太多的時候大家都吃不消,所以維他命A在人體內是有流量管制的,缺乏是不行的,在安全量範內最好,真是「有益無害」,一旦超過總量,它成為「害大於益」,不可不慎。
維他命A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族群,總稱為RETINOIDS,裡面的成員眾多,互相間的外表差異不大。上述的貝塔胡蘿蔔素分子剪成兩半,加入一個氫氧基,這是最「基本款」,屬於「第一代」,之後把「啞鈴」弄一弄,其他原子調撥一下,就可以變出「第二代」、「第三代」,有時互相之間僅差一個原子,或者僅把氫原子調一下位置,又是一個新的成員,如果大家平心靜氣地一個一個地數一數,接近二千五百種,實際上要給每一位成員一個 專有的名字都成為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視黃醇(RETINOL)中文也有人譯為視網醇,分子內的原子加減一下成為視網醛,甚麼醇呀!醛呀!真是頭昏腦脹,科學家不但為它們的名字,「族譜」大傷腦筋,連核算它們效算的平位都「吵」了很久,近年才有比較「主流」的計算法,目前大致上是以一視黃醇當量(RE)作為指標。我們先前講過大約六個貝塔胡蘿蔔素分子可以「造」出三個維他命A(準確地是三點三個),或造出一個視黃醇分子,但這不是當量(RE),要獲得一當量大約需要十二個貝塔胡蘿蔔素,再考慮天然食物在胃腸道消化吸收的過程損耗,食物來源大約需要二十四個分子才是夠,真是十分複雜,不過反正無害,食物貝塔胡蘿蔔素多多益善,不必算了。
依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部建議,一個成年男性每天的建設攝取量是三千國際單位(IU)、女性約二千三百IU,哺乳中婦女最高,大約四千三百單位,目前市售綜合維他命丸大多是含有五千單位,扣取消化過程的損耗,大約符合身體的需求。自然界生物中以深色植物含的貝塔胡蘿蔔素最豐富,例如深黃色的胡蘿蔔,深綠色的菠菜、海裡的綠藻、海帶等,動物居於食物鏈的上層,攝食大量植物的貝塔胡蘿蔔素後,轉化成維他命A,油於都是油溶性的,貯存在動物體內的「油世界」裡,例如脂肪組織和肝臟,我們上一代生活困苦,但總喜歡買魚肝油給我們吃,裡面就富含各種油溶性維他命,近年來大家都怕胖,對油類敬謝不敏,魚肝油才逐漸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