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

陰囊積水

進水量多,排水量少,低窪地區當然積水,在人體泌尿系統的器官裡,也有同樣的「水往低流」的積水現象,就是陰囊積水(  HYDRO  CELE)。
一位母親抱著出生才兩個月的小貝比,說小孩的陰囊比其他小孩的大,經小兒科醫師轉介來。小孩發育正常,活動性良好,陰囊達三公分,表皮「薄薄的」、「金金的」,用水電筒一照,紅通通的都是水。
一位年近六十的男仕,發現左側睪丸逐年長大,但是不痛不癢,兩三年之間,已經到達「行動不便」的地步,而且雖然穿上厚厚的長中褲,外觀仍然明顯的「大小邊」,經檢查發現是陰囊積水,陰囊最長直徑達十二公分,手電筒透光度稍差,但仍可確定睪丸大小正常,「懸浮」在水中央。
陰囊積水是任何年齡層都可以發生的痛,基本病因就是「進水多、排水少」,但是小孩與大人的「進水」原因不同,所以治療方法稍有不同。首先要瞭解水積在那裡?
睪丸是男性非常重要的器官,放在陰囊內,懸掛在兩大腿之間,晃來晃去,如困只單靠陰囊的表皮蓋,當然是不夠的,必須另外再加保護,其實在陰囊表皮下與睪丸之間是有一個「吸墊」,能夠有效地防撞、吸震、保護睪丸。假設現在有一個很大的竹筒,筒裡先放進一個適度充氣的氣球,然後我們握拳,把拳頭伸進竹筒裡,氣球逐漸被壓變形,最後包住了整個拳頭。拳頭就相當於睪丸,手肘就是精索,竹筒就是陰囊,氣球就是睪丸的保護墊。我們知道男性的睪丸本來是在後腹腔的,在胎兒四個月左右開始下降,並往外移動,第一步是穿越腹腔,所謂腹腔就是腹膜所包圍起來的空間,腹膜就是「氣球」的本源。睪丸穿過腹腔時,「頭」頂著腹腔,一齊推進到膜壁通道(  INGUINA  CANAL),通過通道時,腹膜就像我們吃披薩時「拉絲」一樣,當睪丸越過  ?骨,下降至陰囊時,「拉絲」 愈來愈幼細,終於拉斷。腹膜會恢復狀,被「頂」出去的兩層膜形成一個獨立空間,就是睪丸的保護墊,內層接觸睪丸的時間太久,兩者密不可,分成為睪丸的內臟層(  VISCERAL  LAYER),外層與陰囊表皮互動良好,稱為外表層(  PARIFTAL  LAYER),在一般身材的成年人,一個睪丸的保護墊約含有六至十西西的液體,這個液體是「活水」,有進有出,如困進多出少,就形成陰囊這個病。
嬰幼兒的陰囊積水,絕大部份的互通型(  COMMUNICATED  TYPE),就是睪丸「頂」著膜下降時,「拉絲」沒有斷,留下了一個很細的管道,白天小孩活動頻繁,肚子裡有些液體(腹水)往低處流向陰囊裡的護墊,形成陰囊積水,晚上安睡後,水平位置改變,液體又逐漸回流腹腔,細心家長,通常可以觀察到這種「日大夜小」的變化狀況。這類陰囊積水病例非常普遍,百分之六是月產的男嬰有這種疾病,由於陰囊積水完全不妨礙睪丸發育,只要不算「太誇張」,家長不必過度擔,只要避免小孩長期咳嗽或便秘,以及勿讓幼兒哭鬧過久,觀察一陣子,有自然癒合的機會。如果長期無法癒合,甚至愈來愈大,可以在兩三歲時再考慮手術。
成年人的囊積水,一般並無「溝通管道」,純粹是空間內的平衡狀況改變,進多出少,通常與發炎、外傷、  ?異,有人用「抽水」在「回填」一些,讓兩層膜粘黏起來,好處是簡單,缺點是成功率低,在必須時要開刀解決,手術時把外表層通過切掉,永遠不能再形成「保護墊」,一勞永逸。大地工程師要治水不太容易,泌尿科師「抽刀斷水」,可以說是小事一樁。

陰囊積水 有 “ 1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