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與一般性病相同,傳染途徑是接觸感染,從臨床實務觀察,直接接觸(性接觸)約佔九成以上,間接接觸大約在一成以下。性接觸的方式其實相當「多元化」,包括親密擁抱(皮膚對皮膚)、接吻(口對口)、愛撫(手對性器官)、陰道交(性器官對性器官)、口交(口對性器官)、肛交(性器官對直腸)等,有些人的性接觸都「以上皆是」的套餐,也有些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單點突破」,每一種接觸的方式的感染機率是不同的,以異性間的陰道交為例,一次「真實」的接觸,大約「耗」時三分鐘至十分鐘之間,疱疹的傳染機率約為百分之二十左右,口交的機率大致是相似,接吻及愛撫傳染率就低於此數,如果「前戲」太久,傳染機率會「酌情」提高,肛交屬於高危險性接觸,風險大約是陰道交的二至四倍。這些風險系數不單適用於疱疹,大致上亦適用於梅毒(硬性下疳)、嗜血菌潰瘍(軟性下疳)、淋病、披衣菌尿道炎及尖圭濕疣(菜花)的傳染,大家可以記起來,以後「心裡有數」。
經過一番「肉搏戰」或者是危機四伏的間接接觸,無論是在性器官的粘膜或破損的皮膚上,有足夠數量的疱疹病毒附著,只要當下的客觀條件許可,病毒會就近鑽進皮膚的細胞裡,伺機大量繁殖,病毒的繁殖方法並非一分為二、二變為四的二分法,這種二倍數繁殖法是一般細菌的繁殖法,以人體的大腸桿菌(E、COLI)為例,一世代<由出生到成熟繁殖>約為二十分鐘,一天二十四小時最高可以產生七十二世代,假設客觀環境完全配合,一隻大腸桿菌可以在一天之內長成一兆(一萬億)以上的數量,當然這只是一個純理想的「數學模型」,真實人體內不可能有如此無限量配合的環境,細菌可以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看,細菌的暴增過程,一切透明化,全部看光光。疱疹和一般病毒的繁殖效率,遠比上述二倍數繁殖法更為驚人,只是病毒實在是太微細了,一般光學顯微鏡看不到,必須用特製的電子顯微鏡,放大一萬倍到十萬倍之間,並配合特殊的染色方法,才可以看得到,經過了固定和染色步驟,病毒們早已「壯烈犧牲」,製成標本,所以我們無法看到「活生生」的病毒暴增過程。
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後,大約在兩個小時內便開始複製,首先第一幕是「霸王卸甲」,把自己的外殼脫掉,這時候就看不到它們了。接著是「水乳交融」,病毒把自己的遺傳基因與細胞混合,疱疹病毒屬於DNA類病毒,遺傳基因直接「捲入」細胞的基因中的一個角落,細胞無法察覺,依「正常」生活步調。在新陳代謝同時同步製造出許多病毒的「零件」,這個步驟有如現代商場的「借殼上市」手法,公司的名稱、外表、人事都不變,但是產品與作風已非昔日可比,病毒在不動聲色的狀況下,製造了大量的零組件,時機成熟時,把所有零組件組裝完畢,就會忽然間「冒出」成千上萬的新病毒,這一招可以稱為「瞞天過海」,人體細胞內的物質已被「掏空」,隨即「破產」崩潰,這成千上萬的新病毒也毫無留戀地一哄而散,各自的「目標」去。這種繁殖方式,由一隻經一次孵育出一萬隻以上的「後代」,是不是遠比細菌的二倍數繁殖法厲害多了?
其實大多數在人類致病的病毒,都是屬於另外的RNA病毒,例如感冒、腸病毒、SARS、狂犬病、愛滋病等,在人體內的生命周期與上述狀況相似,只是RNA無法「捲入」人體細胞DNA中,既然「體質不合」,是嘛就是被細胞殲滅,是嘛就「改變成功」,完全奪取細胞的控制權,所以這類疾病比較會「轟轟烈烈」、「明刀明槍」、「你死我活」的場面。
生存可真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萬物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