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對導致結石的疑慮,除了喝奶茶之外,網路上還傳有菠菜和豆腐同時吃也容易導致結石,理由也是一樣,以為菠菜中的草酸與豆腐裡的鈣質結合,便會結合生成不易被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易患結石,這些其實都是不符實情,無法科學驗證的以訛傳訛罷了,菠菜與豆腐同吃,又或是先後吃,都不會增加尿路結合的機會,安啦!
從營養成分看,菠菜每 100公克重量含 645毫克草酸,的確遠高於其他植物,但是光看這個數字是不準確的,因為只部分的維他命C是在人體內新陳代謝都會產生草酸,所以要評估「人體內」草酸來源時,食物的維他命C含量也要考慮在內,這樣看,菠菜就不見得是「麻煩製造者」了。
再者,就算是草酸要與鈣結合,兩者的化學作用也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包括溫度、酸鹼值、離子電荷量及含水量等配合,才可能「成事」,但其實人體內結構組織非常複雜、變數很多,就算是胃腸消化道環境已經提供足夠的條件,讓菠菜與豆腐一拍即合,馬上產生許多草酸鈣,但是草酸鈣是很硬的結晶,不溶於水,所以不可能為小腸所吸收,一顆一顆的結晶體,混合在大便當中、排出體外,反而是不傷身體。
相反地,假設胃腸消化道並未提供合適的化學條件,又或是菠菜與豆腐是不同時期吃的,大批的草酸與鈣被吸收進入了血液循環系統,再經過肝臟代謝,沒用的部分便進入了泌尿系統中,多餘的草酸與鈣此時雖然在這裡重逢,但由於彼此的溶解度不同,且尿液的成分複雜,草酸鈣的「結晶點」條件、門檻,比在純水的環境中高出十倍,不是那麼容易就結石的;更何況加上草酸鈣只是尿路結石最常用的「建材」,沒有建材,當然蓋不了房子,可是搬來一大堆砂、土、石,堆滿了工地,它們也不會自動自發變成一幢墅的,尿液中的草酸鈣結晶(相當於砂、石等建材),距離尿路結石(蓋好的整幢別墅)還很遙遠。
事實上,日常尿液檢查時,看見草酸鈣或類似成分的結晶,是很稀鬆平常的事,而且數量時多時少,通常並不具有任何臨床意義,因此,民眾不必過度聯想;類似這件「菠菜和豆腐同時吃容易結石」的說法,另有一個是「蔥和豆腐」,其理由也同樣是草酸與鈣的結合,有造成結石的疑慮,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