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無力

膀胱無力(二)

要知道甚麼是膀胱無力,必先瞭解膀胱本來有甚麼力,要知道膀胱有甚麼力,必須先清楚膀胱的構造。膀胱是個「蓄水袋」、由於「水量」時大時小,所以膀胱的大小與外型並非一成不變的,每次當我們噓噓完了後,膀胱皺成一團、形狀難以形容,但通常仍有十到三十西西的尿液在內,因為膀胱收縮時形成許多皺摺,會有許多「死角」,不可能把所有尿液百分之百排空。當尿液存量在一百多西西時,膀胱外型像一只西洋梨,頭下腳上,倒放在下腹部  ?骨後方,當膀胱容量達四百西西時,它好像一顆美濃香瓜,當大於六百西西以上時,就變成小玉西瓜了。
膀胱「可大可小」,正像小朋友玩的吹氣球,氣球的本體就是膀胱的本體,吹氣口就相當於膀胱出口,外接尿道,把尿排洩出體外,膀胱內部下方靠近出口處,有一個  ?呈三角形,不算起的構造,這可就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兩側腎臟把尿液經兩條輸尿管送抵膀胱,從後方斜斜地插入,進入膀胱處成兩個水洞口,這兩個水洞就成為膀胱三角區(  TRIGONE)的上方兩個端點,再加上膀胱出口的六點鐘方向(從膀胱鏡檢查時的觀測角度),構成一個倒裝的三角,這裡是膀胱的「地王」,設置了許神經組織,可以監測從輸尿管進來的尿流量,可以感應膀胱內部的壓力,監控膀胱的膨脹度,並把資訊彙整,「現場直播」回中神經系統,一旦「中央」下令「洩洗」,這裡就是前進指揮中心,統籌協調膀胱整件的收縮動作。這個「行政中心」設置的地點,可算是大自然的巧思,因為膀胱整天都在「漲漲縮縮」,這裡已經是相對穩定,不會「跑來跑去」的「淨土」,最重要的是當人在直立或生的時候,這裡亦剛好是「水庫」的底部,「水壓」最高又最精確的位置,並且接近出口尿道開闢,方便統籌「各部門」的作業,這也真像許多水庫,也都是把最重要的指揮單位設在大壩出口附近,方便指揮洩洪或平日發電的作業,如果把指揮單位設在上游,遠離壩區,根本就無法掌握整體的狀況。
膀胱的本體是儲存尿液的「主角」,是由彈性極佳的肌肉纖維束所組成,我們人體內的肌肉組織共有三大類。一、橫紋肌,又稱骨骼肌,是屬於隨意肌,最佳例子是附在四肢的肌肉,諸君可在電視看到一些健力比賽,那些健美先生,健美小姐們,擦得油油亮亮,凹凸有緻的線條,全部都是橫紋肌。二、平滑肌,屬於不隨意肌,人體的內臟及各種內分泌腺,因應「各種業務」需要, 也常常依賴「動力」,例如胃腸要推動食物,唾腺要把口水擠進口腔。三、心肌、心臟及全身最動感的「引擎」,我們來出娘胎之前,牠已經在怦怦地跳不停,而且一直跳下去,從「不斷電」,直至我們「死而後已」,心肌只平滑肌的一種變異種,全身只有心臟有心肌組織,牠也是不隨意肌。隨意肌是可以鍛鍊的,密集又正確的「課程」,可以使「弱雞」變「大隻佬」,不隨意肌是無法鍛鍊的,大腦意志根本無法控管這些肌肉,萬一平滑冗或心肌變「粗壯」了,千萬不要高興,通常是疾痛引起的。
膀胱的本體是平滑肌,為了發揮彈性以達到最高的容納量,並且讓膀胱能均勻地「全方位」膨脹,肌肉層必須有特殊的安排,膀胱冗肉大玫可分三層。一、最外層縱向排列層、肌肉纖維方向與身體的長軸方向相同,有利於收縮排尿時,能交織成網路狀,線密的結構,提供膀胱全方位彈性限度。三、最內層環狀走向,肌肉纖維與身體長軸垂直橫切,這一層是最薄的,但是靠近出口處纖維束又十分集中,這正是「開闢」的動力來源。身體構造真是精細而微妙,肌肉的內外,還有更意想不到的「貼心設計」,下回再續吧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